撬動中鐵磁浮啟航的“黃金時代”
搶占高精尖技術領域,提升企業發展水平又出重拳。10月28日在武漢舉行的磁浮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鐵建注資20億元,成立中鐵磁浮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中鐵磁浮”)。
中國鐵建全產業鏈模式建設的長沙磁浮快線已于今年5月6日開通運行,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掌握中低速磁浮列車技術的國家之一,示范意義不言而喻。中鐵磁浮獨立或聯合擁有300余項覆蓋磁浮等新型交通個專業關鍵領域的專利和技術,10多年科技研發“播種”終轉化為磁浮技術實際應用的“果實”。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國軌道交通技術日趨完備,磁浮全產業鏈優勢初顯,軌道交通產業轉型升級正迎來最好的時代。打造能與現有軌道交通形成優勢互補的“中國磁浮”,創新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方式,將磁浮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無疑是“與時代同行”、引領時代潮流的謀篇布局。
撬動社會資本,持續激發創新活力,是打造中國的磁浮品牌,增強軌道交通技術的國際話語權的因勢而謀。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世界其他國家始終在堅持不懈地探索軌道交通新技術,希望以技術突破,進一步實現對安全、速度、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兼顧。比如,美國提出時速達上千公里的超級高鐵構想,日本已經開工建設時速超過500公里的高速磁浮中央新干線……保持我國軌道交通技術的先進優勢,持續激活科技創新動能,鑄造“中國磁浮”品牌的時代意義愈發凸顯。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鐵建大舉進軍磁浮,形成資本、技術的集聚效應,加大“馬力”突破關鍵領域以實現“彎道超車”,是引領新一輪軌道交通科技發展方向,響應為中國制造增添閃亮新名片的時代呼喚。
緊跟新型軌道交通的技術發展方向,為城市軌道交通貢獻交通新品,亦是解決城市交通難題、滿足民眾出行需求的應勢而動。當前高鐵已經成網,成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大動脈”。然而中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城市交通擁堵、汽車尾氣污染卻成了現實問題,困擾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著重強調交通問題:“要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放在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體系。”城市發展迫切需要發展方便快捷的新型軌道交通,滿足交通體系多元化的發展要求,更加安全、節能、環保的磁浮交通,無疑是民眾期待的交通互補方式,是治理擁堵“城市病”的一副“良藥”。正如中科院院士錢清泉的建議,推進磁浮交通在城市繁華區、旅游風景區和城際客運線的應用,與現有軌道交通形成互補,發揮各自優勢。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中國磁浮技術研發優勢“開花結果”,磁浮品牌戰略已經打響。科技創新和品牌效應“雙引擎”驅動下,中鐵磁浮必將形成軌道交通產業升級的“支點”,撬動中國磁浮揚帆啟航、軌道交通多元化融合的“黃金時代”。

采購:1530865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