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堆成山,責任究竟該誰擔
近期,在福建廈門一堆場,暫扣的共享單車堆成“小山”。拉車師傅說,每天處理1000多輛,這里堆了近10萬輛。因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廈門計劃通過清理整治減少一半島內共享單車存量。(12月16日央視新聞)
這兩年流行起來的共享單車,原本是城市里的一道風景。沒想到,如今在一些城市,共享單車已經“泛濫成災”,成為被批判的對象,這無疑讓很多人為之尷尬?葱侣剤蟮乐械膱D片場景,成千上萬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被堆疊在一起,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這一情況的出現,無疑跟一些共享單車企業盲目擴張有關系,也跟許多市民亂停亂放共享單車有關系。眾所周知,如今已經有不少共享單車企業倒閉,為自己之前的“野蠻生長”付出代價。城市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企業該如何競爭、發展,這需要理性的思考。
然而,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從扣的共享單車堆成“小山”,就得出一個城市共享單車數量太多的結論。而向市場上投放多少共享單車,也該主要由企業來作出決定,政府不應越俎代庖。
事實上,比如廈門暫扣的共享單車堆成“小山”,跟當地交通、城管等部門的執法力度、做法有很大關系。那么多共享單車被堆在一起,當然難看,可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是否就非得“暫扣”然后堆疊起來呢?試想一下,如果汽車違規停車也一律“暫扣”,是否也會出現汽車堆成山的場景?其實,有相當數量亂停放的共享單車,完全可以通過引導讓它們停放有序。
共享單車是個新生事物,但共享單車并沒有“原罪”,亂停亂放的絕不只有共享單車。從物理特征來看,共享單車與普通自行車并無本質區別。因此,對于共享單車的停放管理,應當與普通自行車同等對待。比如,現在有些地段或者單位,掛出牌子“禁停共享單車”或者“禁止共享單車進入”,其合法性值得商榷。如果普通自行車可以停放,體積與功能相似的共享單車為何不可以?如果說因為新增了許多共享單車,使得城市的自行車總量太多了,所以要清理、減少共享單車,那大量的廢舊“僵尸”普通自行車,難道不更該先被清理嗎?
的確,城市的公共道路與車輛增長有矛盾,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不能眼睛只盯著車,更不能只盯著共享單車。什么樣的共享單車才是多余的?市民不需要的才是。如果共享單車受到市民認可,市民有使用它們的需求,就不該壓制這種需求。用于自行車行駛和停放的公共道路不足,應該通過城市規劃和路權調整去改變這一狀況,而不是削足適履限制自行車增長。現代城市應是對自行車友好的城市,解決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需要城市管理者付出更多的智慧。

采購:1530865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