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電力向未來延伸的環保之路
河流淙淙、牧野千里、草場豐茂、格桑花盛開,四川藏區亮起的恒明之燈不僅給藏民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也與絕美雪域相得益彰,再添新顏。
在甘孜縣斯俄鄉斯俄二村附近的一片草地上,幾個頭戴安全帽的人按照邊長大約為40厘米的四方形切割下草甸,將它們小心翼翼地卷起來,整齊地擺到一旁。不遠處幾棟簡易房子前的空地上,這樣的四方小塊已經有不少,一塊“草坪保護區”的白底紅字銘牌立在旁邊,有一個人每天早中晚都會來記錄這些草甸的生長情況。
附近的村民對這種看似“破壞”草地的行為并沒有大驚小怪,因為他們知道,幾個月后,這些草甸將鋪回原來的地方,重新煥發生機。
切割草甸,這是“新甘石”電網聯網工程塔基基礎澆灌前的一小步,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一步,是“新甘石”工程中各種環境保護措施的縮影。“新甘石”工程成都電業局指揮部指揮長周寶健介紹說:“新甘石沿線生態環境脆弱,這種切割后異地保護的方式雖然麻煩,但對于高原環境保護,收效很好。完工后,我們會將保護完好的草甸,物歸原址。”
長達1000多公里的施工線路上,在長達6個月的施工時間里沒有發生一起阻工、盜竊事件。千里施工“零阻工”的背后是藏區人民對電網建設環保理念的認同和最佳詮釋。
施工未動理念先行
對于國家電網的建設者來說,切割草甸不過是“小意思”。“新甘石”工程整體施工的環境保護,才是復雜而極具挑戰的。這條全長1015公里的“電力天路”,跨越了四川多縣。途經之地溝壑縱橫,森林、雪山、冰川、峽谷、草原多種自然景觀并存,風景優美。同時也是空氣稀薄、氣候寒冷,動植物生長期長,自然生態系統非常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干擾。高原生態一旦破壞,恢復極其緩慢,甚至不可逆轉。
當地的許多牧民都極為愛護自己的家鄉。在夏季,牧民把牛羊遷到高山放牧,不忍牛羊踐踏了鮮花,破壞高原難得的美景花香。而建設電網,勢必會占地建鐵塔,破壞土壤、植被、林區,這讓當地居民頗有顧慮。
“新甘石”工程前線指揮部認為,環保對于工程至關重要,對待沿線地方政府和當地群眾,要予以足夠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在樹木砍伐、征地、補償上實事求是,在環境保護上更要主動作為,讓電網建設真正做到雙方供需滿意,環境綠色和諧。
因此,前線指揮部確立了“安全、質量、進度;綠色、環保、和諧”12字方針,將建設與環保并重,并對當地居民進行了深入走訪和溝通。精品工程、環保工程、生態型工程成為了建設者們的目標。
每一位工程建設者在上線施工前,都要經過專門的高原環保知識培訓,把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結果是,每一基塔位的每一塊草皮、每一條排水溝、每一次操作的程序,都刻上了環保的烙印。

采購:1530865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