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電網首座500千伏智能變電站建成投運
5月29日,500千伏岱宗智能變電站3號主變一次帶電成功,標志著該站正式建成投運,為山東電網順利迎峰度夏增添了新的保險。
岱宗站是國家電網公司“兩型一化”智能化示范變電站、山東省第一座開工建設的500千伏智能變電站,全站采用無人值守設計,以目前最先進的一體化監控系統作為其智能核心。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以岱宗變電站等6個計劃建設的工程為“命題”,開展了“兩型一化”智能變電站示范工程設計競賽。岱宗站設計方案的最大亮點是通過優化平面布置,充分體現了節約資源的理念,站內只有500千伏繼電保護室和二次多功能室兩座單層建筑,體量小、占地少,全站占地僅28.5畝,比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占地減少36.3%,是山東省占地面積最小的500千伏變電站。
岱宗站的建設以爭創魯班獎為目標,從設計到施工各個環節全程瞄準魯班獎組織策劃、開展創新。自2013年4月10日開工以來,承擔施工任務的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積極探索新的施工工藝,廣泛開展QC課題研究,形成的“變電站光纜敷設與熔接”典型工法和“預埋件周圍隔離縫預留”“建筑物平臺滴水檐與主體一次性澆制完成”“提高光纜尾纖排列”等新工藝,不僅有力地保證了岱宗站的施工質量,而且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他們研制的“GIS設備注氣自動裝置”,既大大提高了GIS設備注氣效率,又顯著降低了安全風險;建設的“太陽能供電照明系統”,實現了變電站照明用電的節能減排;目前這兩項創新成果均已申請國家專利。
岱宗站是山東省第一座采用裝配式施工工藝建設的500千伏變電站,站內的500千伏繼電保護室、二次多功能室的墻體都采用了裝配式建設工藝,其結構是墻體中間有金屬框架,金屬框架外面是水泥基掛板,內側是蒸壓加氣混凝土板,水泥基掛板、蒸壓加氣混凝土板以及全站電纜溝的蓋板都是工廠化加工的。
變電站的圍墻也是裝配式建設的。一般變電站的圍墻多采用磚砌體、水泥砂漿罩面粉刷,這一工藝容易出現表面龜紋、粉刷層開裂或脫落的質量通病。岱宗站的圍墻采用裝配式建設,由預制鋼筋混凝土墻柱和水泥預制夾板墻板裝配而成,兩者都是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既有效解決了質量通病,又縮短了工期。據測算,岱宗站通過采用裝配式建設工藝,減少現場“濕作業”工作量約60%,大大降低了現場混凝土的使用量,不僅工期縮短了,而且施工過程中的揚塵明顯減少。
裝配的理念同樣充分體現在站內一二次設備的安裝上。項目建設從設計、設備選型等環節提前考慮,盡可能做成集合式,減少現場組裝工作量,降低由現場組裝造成的差錯。據介紹,岱宗站兩臺75萬千伏安主變壓器本體都是采用整體運輸、安裝到位的。
岱宗站位于肥城市安駕莊鎮,西聯500千伏鄆城站,東接500千伏泰山站,是泰安地區的樞紐變電站,對泰安西部電網安全可靠供電和菏澤地區電力送出具有重要作用。該站遠景規劃安裝75萬千伏安主變壓器4臺,本期安裝2臺;500千伏出線規劃建設6回,本期建設2回;220千伏出線規劃建設14回,本期建設9回。500千伏和220千伏配電裝置均采用戶外GIS設備。
岱宗站是500千伏岱宗輸變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的輸電線路全長126.98千米,共組立345基鐵塔,是山東省第二條采用緊湊型鐵塔、六分裂導線的輸電線路。該工程的建成投運,將有效提高泰安西部電網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滿足泰安西部快速增長的供電需求,顯著減輕泰山站的供電壓力;同時,可以加強和優化泰安西部220千伏電網,形成以岱宗站為支撐的網架結構,提高泰安西部的供電質量和供電經濟性;并具有合理規劃500千伏線路走廊,減少線路走廊清理難度,減少線路高跨數量,減少路徑協議困難等作用。

采購:1530865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