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天路”向西藏送電超20億千瓦時
從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了解到,青藏聯網工程自投運以來大電網配置能源的優勢充分體現,截至6月10日上午已累計向西藏輸送電量超過20億千瓦時,同時從新疆輸入電能50億千瓦時,向青海東部地區輸送光伏等新能源7億千瓦時,為西藏、青海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實現了西北地區能源的合理配置和能源共享。
被譽為青藏“電力天路”的青藏聯網工程2010年7月29日正式開工,總投資162.86億元人民幣,于2011年11月投入試運行。青藏聯網工程是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最高海拔、高寒地區建設的規模最大的輸電工程,不僅滿足了青海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用電需求,而且根本上解決了西藏缺電問題。
“電力天路”在投運近三年的時間里,經受住了風沙、嚴寒的考驗,各項運行指標均達到設計標準和要求。為了運行維護好這一“電力天路”工程,在沒有高海拔、高寒地區輸變電工程運維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中國國家電網的工程運維人員結合沿線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氣候變化規律,積極探索有效的運維管理模式,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先后完成了工程沿線防鳥害治理和凍土監測工作,分別建立了候鳥遷徙時間路線和凍土監測數據資料庫,在工程沿線280基鐵塔上加裝了鳥刺33600支,每年對300多基鐵塔基礎完成凍土數據監測。由于工程沿線氣候惡劣,國家電網公司加大對巡視救護裝置和應急搶修裝備的研制,全面提升工程沿線醫療保障水平,充分發揮了科研對生產的支撐作用。
青藏聯網工程投運后,西藏地區冬春季群眾生活用電得到保證,工業用電全面開放,整體用電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為滿足西藏地區整體的用電負荷需求,2012至2014年,基于對工程良好的運行維護和直流大負荷試驗全面通過基礎上,國家電網先后完成4次輸送功率提升工作,最大輸送容量由工程初期的120兆瓦逐漸提升至現在的210兆瓦,占藏中電網總負荷的50%,交流變電容量由工程初期的210萬千伏安增加到420萬千伏安,有力的保障了西藏、青海地區經濟發展的能源需求。
另據了解,6月3日,作為連接青海、新疆、西藏重要樞紐的青藏聯網柴達木換流站變電站,已全面完成對1號主變的集中停電檢修工作,為即將到來的夏季負荷高峰做好了準備。

采購:153086555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