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保護原理簡單介紹(2)
1.4 重合閘
根據統計,電流線故障的80%~90%為瞬時性故障,當故障線路被繼電保護裝置作用于跳閘之后,電弧熄滅,故障點去游離,絕緣強度恢復到故障前的水平,為繼續供電創造了條件。此時若能在線路斷路器斷開之后再進行一次新合閘即可恢復供電從而提供供電的可靠性。若人工進行手動操作,則由于操作緩慢,延長停電時間,大多數用戶的電動機可能停轉。因此,在電力系統中廣泛采用自動重合閘,當斷路器跳閘之后,它能自動將斷路器重新合閘。
自動重合閘的要求:自動重合閘動作應迅速;重合閘應能自動啟動;重合閘的次數應符合預先的規定;重合閘動作之后,應能自動復歸。
下列情況下重合閘應該閉鎖:手動跳閘、遙控跳閘、低周跳閘、過負荷跳閘、手合于故障、斷路器處于不正常狀態時、以及某些保護動作時需要閉鎖重合閘。
另外,在雙側電源的線路上實現重合閘是,應考慮合閘時兩側電源間的同步問題。此時一般一端先檢無壓合閘,另一端在對側重合閘成功后檢測到線路上有壓時,再檢同期合閘。
1.5 加速保護
加速保護分為前加速和后加速。前加速是重合閘前加速的簡稱,指重合閘動作之前加速保護跳閘;后加速是重合閘后加速的簡稱,指重合閘動作之后加速保護跳閘。兩者的區別在于,前加速的第一次動作沒有選擇性,第二次動作具有選擇性,而后加速的第一次動作具有選擇性,第二次動作沒有選擇性。
1.6 過負荷
利用一個電流元件和時間元件,構成過電流解列裝置。它的時間整定一般大于后備保護的動作時間。過負荷采用三相電流中任何一相作為動作量即可,因為過負荷時,系統的三相功率是平衡的。
1.7 低周減載
主要用于與大系統并網運行的受電小系統,由于小電源所在的地區系統,正常多由大系統供給一部分負荷,以滿足地區功率的平衡。在聯絡中斷后,將使地區系統出現功率缺額。在有功功率缺乏時,表現為頻率下降;當無功功率缺乏時,將表現為電壓下降。因此,在功率平衡點裝設低周減載設備,以保證小電源的安全運行。
低周減載在電力系統發生事故頻率下降的過程中,按照頻率的不同數值按順序地切除負荷。根據頻率的不同低周減載可分為若干級,也稱為若干輪。在分級切除負荷的過程中,一旦系統恢復頻率高于后備段的返回頻率,低周減載就停止切除負荷。
低周減載是通過測量系統頻率來判斷系統是否發生功率缺額事故的,在系統實際運行中往往會出現低周減載誤動作的情況。例如在變電所的某些操作可能引起短時間供電中斷,該地區的旋轉機組如同步電動機、同步調相機和異步電動機等的動能仍然短時反饋輸送功率,且維持在一個不低的電壓水平,而頻率則急劇下降,因而引起低周減載誤動作。當該地區變電所很快恢復供電時,用戶負荷功率已經被錯誤地斷開了。還有當電力系統容量不大,系統有很大的沖擊負荷時,系統頻率急劇下降,同樣也可能引起低周減載誤動作。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的發生,低周減載引入了滑差閉鎖、低電流閉鎖和低電壓閉鎖。
1.8 PT斷線
線路的距離保護、功率方向元件、電壓元件都基于母線電壓,當母線PT斷線之后,使上述元件變得不可靠,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并發出告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