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風電投產以來就不存在棄風現象
江蘇省電力公司黨委書記胡玉海16日在南京表示:江蘇風電自投產以來,一直不存在“棄風”現象,未發生因電網原因導致的風電受限情況,實現了風力發電的全額收購。
所謂“棄風”現象,是指由于當地電網“吃不下”所發電力、風電場建設工期不匹配、風電不穩定等因素導致的風電場風機暫停的情況,多出現在風電發展初期。
像江蘇這樣人口、GDP都占全國十分之一的經濟大省,電力自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據江蘇省政府新聞處處長肖學亮介紹,今年上半年,江蘇發電量、用電量在全國各省市中均是第一位。
沉浸于寬松的政策環境、近五年“一擁而上”,風能、太陽能發電產業如今紛紛在各自領域遇冷,或因產能過剩、或因國際需求急劇萎縮。
“大躍進”產生了兩種結果:中國今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一些沿海大省在“激流勇進”般的“上馬”行動中出現了“棄風”項目。
由于陸上風電已經飽和,江蘇從2006年開始探索海上風電,并計劃打造中國的“海上三峽”。
規劃是:到2015年,江蘇陸地風電場、近海及潮間帶風電場裝機容量達到600萬千瓦,2020年風電達到1000萬千瓦,成為中國八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之一。
對于如何“吃下”這些本地電力的問題,江蘇省電力公司負責人也沒有回避。胡玉海表示,大規模風電的消納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中國風電資源條件和系統調峰能力與外國差距很大,風電消納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江蘇省風資源主要集中在遠離負荷中心的南通、鹽城、連云港等沿海地區,江蘇通過風電分散接入到各電壓等級,實現風電就地消納。”胡玉海說。
同時,江蘇省電力公司研究制定系列接入規范標準,逐年滾動編制修改沿海地區電網發展規劃,研發電網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目前,江蘇在運行的風電場均已納入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短期精確率達90%。諸舉措使江蘇風電、新能源計劃在逆市中仍保持著方向。

采購:15308655582 
